5000+个最佳优秀产品和服务,每日持续更新

联想词
当前位置:首页 » » 每日一文 » 详情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:在不甘平庸中寻找自我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 作者:杨爽 最近,一个热门话题引发了...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
作者:杨爽

最近,一个热门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:因为不甘平庸而显得不合群

当旁人还在熟睡时,你已早早起床去自习室看专业书;当周围的人浑浑噩噩时,你下定决心考研;当很多人逃课时,你坚持上课听讲;当同事聊八卦偷懒时,你却在加班做项目。

这样的你,或许有时会感到孤寂,甚至不被理解。

这种心情,叔本华曾用一句话精准概括:“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。”

在大学里,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:一个人去上课、一个人去图书馆、一个人在楼顶练口语。而宿舍里的其他人,可能整天不上课,睡觉、玩游戏,甚至讥笑你“有病”。你也许会动摇,会怀疑自己,但不甘平庸注定会让你显得与众不同,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“另类”。

然而,如果身边暂时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,又何必强求?提升自我,独自前行,才能遇见更好的人。为理想抛弃身边的平庸,又有何不可?

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》中提到,人们根据所追求的目光类型,可以分为四类:

  1. 追求公众目光的人:他们需要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。
  2. 依赖熟悉目光的人:他们离不开身边人的注视。
  3. 活在所爱之人目光下的人:他们的生命依赖于所爱之人的关注。
  4. 活在想象中目光下的人:他们是梦想家,追求的是内心的指引。

如果活在世俗的眼光里,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,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,最终陷入生命的黑暗。而真正的梦想家,往往选择第四类目光。他们不缺乏梦想,更不缺乏实干的勇气。他们有强大的内心,能够冲破世俗的障碍,坦然接受孤独,不被外界的观点束缚,也不花费过多精力去担忧。

在厦门的闹市中,隐藏着一家名为“晨光”的旧书店。这家书店从各处收集旧书,每一本都承载着绵长的回忆和久远的历史。在电子书盛行、纸质书滞销的今天,这家小店以微弱的力量,延续着精神文化遗产。而店老板放弃外企的机会,坚守于此,背后是非凡的气度与强大的勇气

还有一个女孩的故事:20岁时,她独自一人去印度当国际志愿者,在当地的NGO教中文和舞蹈。业余时间,她组织线下读书会,举办旅行主题分享会。24岁时,她已经走完16个国家。在最美的年纪,她独自行走于泰国、西藏、台湾、欧洲、日本等地,一边做公益,一边看风景。

纽约有一位94岁的老太太Iris Apfel,她以各种奇异装束和大胆色彩受到世人追捧。面对外界的关注,她总是爽朗一笑,淡然表示:“我过去的70年就是这个样子的。”94岁的Iris依旧自信满满,充满阳光与活力。尽管网上有人对此嗤之以鼻,她却毫不在意:“这辈子最不需要在意的事,就是别人怎么说你。”

总有一些人,在外界的嘈杂声中,依然能活出自我,坚持自己的立场。

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,内心太过浮躁,想的太多,做的太少。我们常常担忧、抱怨,而这些情绪的背后,往往是不够自信、懒惰、懦弱和缺乏决心的借口。我们不会意识到,嘲讽与打击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,它们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更好地脚踏实地。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。在不甘平庸的路上,孤独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为了合群而放弃自我。真正的强者,往往在孤独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
责任编辑:盈水展千华

发表评论
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搜集,其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。